各单位: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2025年江苏特聘教授选聘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我校有关选聘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聘条件
(一)基本要求
1.重点是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
2.切实面向海外引进“高精尖缺”和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创新人才,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海洋等重点领域人才给予倾斜支持。
3.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国内推荐人选须已由学校聘任教授职务。
4.特聘教授岗位一般在二级学科设置,所在学科对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一般应为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相关专项(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要科研基地、重点智库,新兴交叉学科等。
5.江苏特聘教授面向海外应聘者实施人才举荐制。实施人才举荐制的岗位一般设置在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高校在海外引才过程中,对特别优秀人才可申请举荐名额,省教育厅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和认定。
6.对不能到校全职全时工作人员不予推荐申报。
7.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江苏省“双创计划”其他子项目入选者(指双创团队领军人才和双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一层次人员,不列入江苏特聘教授选聘范围。
(二)海外应聘者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以上海外全职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或国际知名大型企业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3.学术造诣高深,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过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
4.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三)国内应聘者条件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务。
3.主持过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且在成果主要完成人中排名前三;
(2)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3)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及以上奖励,且在成果主要完成人中排名前二;
(4)获得高等教育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奖励,且在成果主要完成人中排名前三;
4.国内应聘者达不到规定条件的不推荐申报。
(四)人才举荐制应聘者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目前尚未全职回国工作,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以上海外全职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或国际知名大型企业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3.学术造诣高深,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过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为国家急需紧缺的重点领域、前沿交叉学科优秀人才,具有成为该学科领域学术或者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
二、材料报送
请各单位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抓紧申报,并于2025年3月27日(周四)17:00前将下列材料的纸质版报送至苏州医学院组织人事办公室(炳麟图书馆824)、电子版打包发送至邮箱:jyxu@suda.edu.cn。
1.请各单位党委对推荐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表现、学术诚信情况及其他基本情况(如推荐理由)等方面形成推荐意见,并提供纸质报告一份,加盖单位和党委公章,主要负责人签字;
2.《2025年江苏特聘教授推荐表》(附件1),纸质版和Word电子版,表中“第九项”及之后暂不用填写;
3.《2025年江苏特聘教授申报人员汇总表》(附件2),仅提交Excel电子版;
4.附件证明材料电子版(PDF格式)(其中关于附件材料的制作要求请务必认真阅读附件3《申报重要说明》);
5.《学术诚信承诺书》(附件4),本人手写签名后提交扫描件(PDF版本)。
联系人:徐佳忆、戴建英、张骏
联系电话:0512-65884028、0512-65884473
苏州医学院组织人事办公室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