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2:00在医学楼403#3120,我院举办以“The impact of Toxoplasma gondii on host behaviour: can this parasite play a role in some cases of human schizophrenia?”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Prof. Joanne P. Webster主讲,学院芮秀文书记、吕大兵等老师以及研究生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芮秀文主持。
首先,芮秀文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Webster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场师生简要介绍了Webster教授的基本情况。她是伦敦大学终身教授,帝国理工学院荣誉教授。她的研究重心主要在寄生于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的演变、流行病学、行为、控制等。她是WHO吡喹酮抵抗工作组首席,也是SCI和LCNTDR管委会成员。她从获得第一个双学士学位后就从事寄生虫相关研究,成绩斐然,获得过查默斯纪念奖章、曼彻斯特大学女王周年奖、NC3Rs奖等一系列具有重要份量的奖项。Webster教授目前是四本高影响因子的顶级杂志的编辑,受邀在全球进行过69场特邀讲座,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过150余篇论文。
接着,Webster教授开始了本次的学术报告。她首先从宿主-寄生虫系统的操纵假说开始讲起,介绍了弓形虫的感染途径,它能通过改变宿主的捕食者逃避行为从而由中间宿主感染终宿主。接着介绍了弓形虫在哺乳动物中的感染现状以及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潜在感染等各种感染状态的有关情况。然后,Webster教授从弓形虫的老鼠实验研究入手,介绍了弓形虫对老鼠行为,视力,嗅觉,感知觉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使老鼠活动增加并产生亲近捕食者——猫的反常行为;弓形虫对被感染人的影响,弓形虫对人的脑组织有很高的感染力,被感染的人自身控制能力下降,产生行为改变,而且不仅如此,弓形虫还与脑肿瘤,精神分裂和情感障碍等疾病有关。最后,Webster教授通过相关实验数据对弓形虫病的治疗方法及相应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介绍,并肯定了相关治疗方法的有效作用。
Webster教授的讲解由浅入深,内容丰富,同时利用很多生动的图片帮助大家理解,使在座师生对本次学术报告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很多相关的学术问题,并与Webster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
通过这次的学术报告,我们对弓形虫的致病机制、疾病表现及治疗方法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对弓形虫的认识具有国际前沿视野,大家都获益匪浅。学院教师与Webster教授也就之后加强科研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201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