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之爱的传递-----大学生牵手民工子弟儿童﹒儿童道路安全培训项目

发布时间:2016-03-11  浏览次数:724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车水马龙繁华的街道,道路交通安全显得尤为重要。201638日,由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携手苏州美铝车轮产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苏州市工业园区疾控中心承办的“大学生牵手农民工子弟儿童,儿童道路安全培训项目”活动,于苏州大学医学楼杏林会议室与我校领导老师进行项目交流并于次日展开志愿者培训。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世界儿童安全组织--中国”负责人Grace Hu(胡笛)、 Winny Ge,医学部公卫学院党委书记芮秀文、园区疾控中心胥保辉副主任、周慧科长,医学部学工部副主任孙静,医学部团委副书记舒洪灶等领导、老师。在会上胡笛对世界儿童安全组织及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对于活动的开展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做了初步的谋划。

       39下午一点,世界儿童安全组织--中国的Grace Hu老师和Winny Ge两位老师进行了项目培训,来自公卫学院2014级、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和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参加了项目培训。两位老师采用PPT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更可见更安全的理念,同时还教授了与孩子交流沟通技巧与志愿者的工作与职责。通过培训,志愿者们对项目的基本要求、如何开展项目等有了全面的了解。

        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3全球道路安全状况报告》显示,车祸每年在全球夺去近124万人的生命,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2012中国道路安全报告》也显示,2012年中国道路交通身亡的人中近一半是青年人,缺乏经验使得他们发生交通伤害的危险较高。在中国,每年有超过5万人死于道路伤害。同时,这也是中国014岁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由此可见“大学生牵手农民工子弟儿童,儿童道路安全培训项目”的开展迫在眉睫。

本活动旨在在青年人中传播安全道路习惯的同时,向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宣传更多道路安全意识,改善他们自身道路安全行为习惯。如使用安全带、头盔、儿童汽车座椅、限速、不酒驾、有照驾驶等方式进行对道路交通伤害的预防。道路交通的伤害一旦发生,纵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手段进行补救与挽回,然而伤痛与损失却已发生。与其治疗受伤的儿童与青年,不如学会预防,未雨绸缪才是以人为本的首选方案。希望通过本次项目活动的开展与宣传,预防交通安全伤害的意识能传播的更广更远更加深入,这便是爱心的真正传递。

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部学生新闻中心

2016311

 

版权所有 ©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邮编:215123 电话:0512-65883323